艺术与修养 提供:小山(沈静玄)编辑:博威(周博威) |
点击次数:36次 发布时间:2024-05-07 |
最近借书时,发现叔叔这里有一套中国书画名家话语图解系列的书籍,十分感兴趣。这套书籍每一本会围绕一个中国书画名家来讲,同时配有名家作品以及分析和介绍。在读这系列书的过程中,感觉好似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,也从新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东西。
虽然从小对书画这些东西有一定的接触,也跟随父亲见识过很多名家,书画。但说实话,对那时的我来说也只是对牛弹琴,啥也不懂。小时候总以小小艺术家的名号自恃,但其实内心中并没有太多对艺术,对书画的了解,所以往往不懂装懂,为了一点爱面子的心总会在别人面前乱讲一通,显得自己很懂。其实这反映出了很多不好的毛病,心理。
在叔叔这里我们逐渐的转变了对很多事务的看法,虽然现在看来自己内心中还是有很多毛病,执着没有放下,但是对比之前的自己,已经有了质的变化。
柳公权说:心正则笔正。而潘天寿在建立中国第一个国画书法系的时候,告诉学生们:人品不高,落墨无法,人品方正,画亦方正。这两位名家所说,是建立在人文素养基础上的正统艺术的创作精髓,可现在已经没有几个学艺术的人遵守这些教诲了。在古代,文人讲涵养,武者讲武德,其实这都是走向这些领域巅峰前最最基础也是最最重要的基石。没有遵守这些的现代社会,武术成为了花拳绣腿,艺术作品也失去了内涵,境界。
很多人都因为来到叔叔这里从而改变了一生,对于我来说,也是这样,虽还在成长的道路上,但却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。叔叔这里,我们系统的学习了四书五经,并且按照这些古人的道德规范,以及为他人着想的思想为人处事,所以从行为举止上会和同龄人有很大的不同,因为我们变得更懂事,更礼貌,更有素养了。而这种道德素质的提升就像上面名家说的,是可以体现在艺术作品中的,所以撇开专业技巧上的提高,人文素养的底蕴也会体现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中,这样书画作品就被赋予了正能量,也就拥有了底蕴,富有了内涵。
当然这都是自己现在这一阶段的一些浅浅领悟,在看了古代名家书画作品,聆听了各路名家对艺术的看法之后,我知道,自己离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。幸运的是,无疑我现在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,这是很多人可遇不可求的。只要在叔叔这里坚持走下去,最终肯定会走向成功的终点。
|
·上一篇:无私的爱 提供:小山( ·下一篇:黄昏之时 提供:博威( |